Presentasi sedang didownload. Silahkan tunggu

Presentasi sedang didownload. Silahkan tunggu

損益表 損益表的編製原則 項收入、支出、利潤之架構與關係 影響收入、成本與費用變化的因素 解讀公司的盈餘品質 每股盈餘

Presentasi serupa


Presentasi berjudul: "損益表 損益表的編製原則 項收入、支出、利潤之架構與關係 影響收入、成本與費用變化的因素 解讀公司的盈餘品質 每股盈餘"— Transcript presentasi:

1

2 損益表 損益表的編製原則 項收入、支出、利潤之架構與關係 影響收入、成本與費用變化的因素 解讀公司的盈餘品質 每股盈餘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3 損益表的編製原則 1/2 收入實現原則 費用配合原則 商品或勞務已經送交到客戶手中。 公司已經/或預計可以順利收回貨款。
與收入配合發生之成本或費用須在同一會計期間內入帳,俾便計算當期損益數字。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4 損益表的編製原則 2/2 穩健原則 不得承認尚未實現的收益 必須承認以下之損失或費用 資產價值預估將於未來減損之金額 未來經濟效益不明之支出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5 損益表的架構 一、本業經營績效 二、業外經營績效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毛利 營業毛利-營業費用=營業利益 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6 損益表的架構 本業與業外經營總績效 特殊損益項目 淨利與每股盈餘 稅前淨利=營業毛利+業外收入淨額 稅後淨利=稅前淨利-所得稅費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7 一、營業收入 指本期內經常性營業活動獲得之報酬。 以扣除預估銷貨退回與折讓金額後的淨額入帳。 根據應計基礎入帳,故與實際收受之現金額度不同。
許多情況下必須仰賴公司方面的估計方可入帳。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8 營收金額與公司的估計 交易型態與付款方式愈來愈複雜,因此損益表記錄之收入金額與時點仰賴公司的估計。財務分析人員須小心求證以免受到公司樂觀的估計而影響報表的正確性(虛增營收) 。 須探查公司方面的估計態度,有下列4種情況: 估計客戶要求退貨的金額:根據過去的經驗估計出一個合理的退貨金額,列為「銷貨退回與折讓」作為收入的減項。 預估產品保固服務的金額:至少會計上有2種入帳方式 公司提供的勞務可以和主商品分開銷售 公司提供的勞務不可以和主商品分開銷售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9 估計分期付款銷貨時的收入:會計上認為唯有下列條件全部滿足時,方可將交易金額全數記錄為當期收入,否則須以現金基礎入帳。
估計長期營建收入:有2種方式 完工比例法 全部完工法 估計分期付款銷貨時的收入:會計上認為唯有下列條件全部滿足時,方可將交易金額全數記錄為當期收入,否則須以現金基礎入帳。 買方已繳交10%以上訂金,並不得要求退還 賣方估計買方有90%以上的機率不會毀約 賣方收款權利具優先權 賣方不再負責改良商品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0 二、營業成本 包括銷貨成本、勞務成本、業務成本等。 以扣除進貨退回與折讓金額後的淨額入帳。
台泥公司,95年第2季之營業成本/營業收入淨額=83%(即成本率)較94年同期86%下降。顯示95年上半年之成本率有下降趨勢。 存貨計價方式影響銷貨成本,以及本期損益。(Ch5已說明過) 其中, 除存貨評價會影響公司利潤,還有上述公式的因素。見P180表7-2-1。公司經理人應思考採用何種營運策略? 分析人員必須考慮各公司間存貨評價方式不同,而導致各公司利潤差異的可能性。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1 三、營業毛利 營業毛利=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是衡量公司獲利能力的第一道指標。 分析營業毛利變化時可從以下層面著手:
銷售數量變化 單位售價變化 單位成本變化 售價與成本共同變化 分析人員檢視公司的競爭策略是否符合以上的分析結果! 見P181範例。請同學用Excel進行毛利變動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2 四、營業費用 包括推銷費用、管理及總務費用、研究發展支出三部分。 公司管理效率提高可降低營業費用。 公司經營策略會造成營業費用變化:
若公司採取低成本策略,營業費用可降低。 若公司採取差異化策略,營業費用可能因廣告支出與研發支出增加而上升。 與Ch5相同,具未來經濟效益的支出(費用)是否可被認列為資本支出而准予認列,可能仍有模糊空間,須儘可能蒐集充足的資訊。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3 五、營業利益 營業利益=營業毛利-營業費用。 代表公司經常性營運行為的績效。 是公司計算業外損益之前的營運成果。
體質健全的公司應以營業利益為主要獲利來源。(否則是不務正業!)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4 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易受到折舊提列方式之影響。
可作為分析營運能力的參考指標。營運利潤占營業資產的比重愈高,則公司使用資產的效率愈高。一般分析人員評估公司營運能力時,通常使用下列二種: 「息前稅前淨利 」(EBIT):計算上 可直接採用損益表中的「稅前淨利」+「利息支出淨額」(為利息費用-利息收入後的淨額) 也可直接採用損益表中的「營業利益」數字作參考 「稅後淨營運利潤」(NOPAT): NOPAT =EBIT(1-稅率) EBIT消除了公司因融資政策與稅制差異所造成的利潤差異,使公司的營運能力可以更清楚的顯現出來。但是僅能代表利潤數字,不能作為「現金流量」的參考。 請同學計算EBIT及NOPAT !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5 六、營業外收入淨額 營業外收入淨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代表本期內非因營業活動所產生之收入淨額 對非金融業而言,營業外收入淨額來源包括:
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 投資損益 處分固定資產損益 處分投資損益 兌換損益 存貨跌價損失/回升利益 其他 見台泥公司的範例。業外收入亦是主要獲利來源(佔12%)。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6 七、稅前淨利 稅前淨利=營業利益+營業外收入淨額 稅後淨利=稅前淨利-所得稅費用 稅前淨利經常當作評比各公司經營績效的基礎
稅後淨利是計算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基礎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7 八、所得稅費用 有兩套計算公司淨利的方法:(都是合法的) 因此,公司實際繳納的稅額與財報稅前盈餘所計算的會有差異,分為2種差異:
為報稅目的所計算之損益:使用符合所得稅法的計算原則處理盈餘數字,盈餘數字愈小愈好。 為編制年度財務報表所計算之損益:使用符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處理的盈餘數字,盈餘數字愈大愈好。 因此,公司實際繳納的稅額與財報稅前盈餘所計算的會有差異,分為2種差異: 暫時性差異:例如報稅使用加速折舊法(繳的稅為先低後高),但財報使用直線法,但整個資產使用期間,總稅賦是相同的,只是課徵的時點有先後之別。 (先繳後繳) 永久性差異:例如稅法允許公司可以遞延當年度虧損至以後年度。因此,公司得所得稅負擔可能因以前年度虧損而永遠被抵銷。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8 有效稅率: 最好使用3~5年的資料,並以其平均數作為參考數值。 見P189範例,其平均數為幾何平均數。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19 九、特殊損益項目 是不常發生、但金額重大的損益項目。 是公司在非正常營運下的損益金額。 內容包括: 停業部門損益 非常損益
會計原則變動之累積影響數 少數股權淨利(淨損)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0 十、本期淨利 是本會計期間之盈餘。以此計算股東權益報酬率。
將淨利結轉至資產負債表的「保留盈餘」科目中時,必須先將淨利金額的10%及某個比例分別撥入「法定盈餘公積」與「特別盈餘公積」,再將餘額歸入「未提撥保留盈餘」,作為公司發放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資金來源。 發放股票股利不會造成股東權益及現金餘額的減少,可以將經營成果留在公司,作為再投資的資金來源。對具有盈餘創造能力的成長型公司有利。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1 每股盈餘(EPS) 用途:評比各公司的經營績效。 可分為: 簡單每股盈餘 基本每股盈餘 完全稀釋每股盈餘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2 約當普通股 普通股股本項目中除已發行並流通在外的「期末普通股股本」外,還包括增資準備科目如「待分配股票股利」、「預收股款」及「債券換股權利證書」等。這些增資準備科目必須經過「增資基準日」或「換股作業基準日」後才會正式成為公司之實收普通股股本。財務分析人員視這些為「約當普通股」,加入實收股本中。 每種EPS的差異在於計算時所計算的普通股股數不同。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3 (1)簡單每股盈餘 當公司股本結構單純,並無其他可轉換證券之轉換權利時使用。否則,必須計算「基本每股盈餘」或「完全稀釋每股盈餘」。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4 簡單每股盈餘之計算 請同學計算「簡單每股盈餘」!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5 (2)基本每股盈餘 基本每股盈餘:當公司近期僅部分轉換權利證書將轉換為普通股時,所計算之每股盈餘數字。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6 (3)完全稀釋每股盈餘 完全稀釋每股盈餘:假設所有具轉換權利證書皆轉換為普通股時,所計算之每股盈餘數字。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27 每股盈餘分析要點 代表本期經營績效、普通股股東在本期的投資報酬率 。
以每股盈餘與每股股價的相對關係(P/E,本益比)進行投資決策 (通常越低越可投資)。 經股本標準化後(淨利/股本)之盈餘數字可進行跨公司間的比較(消除公司規模的影響)。 「每股營收」、「每股營業利益」與「每股淨值」都可作為跨公司、跨期間公司績效評比時的參考指標。 盈餘係根據應計基礎而來,而且未考慮公司在長期間所從事的投資行為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因此EPS只適合做為短期績效之參考。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7 損益表


Download ppt "損益表 損益表的編製原則 項收入、支出、利潤之架構與關係 影響收入、成本與費用變化的因素 解讀公司的盈餘品質 每股盈餘"

Presentasi serupa


Iklan oleh Google